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静息心率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收藏

静息心率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Association between resting heart rate trajectory patter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作     者:刘红敏 温伟 刘星 李璐 陈朔华 刘颖辉 赵晓红 赵海燕 阮春雨 崔凯 吴寿岭 Liu Hongmin;Wen Wei;Liu Xing;Li Lu;Chen Shuohua;Liu Yinghui;Zhao Xiaohong;Zhao Haiyan;Ruan Chunyu;Cui Kai;Wu Shouling

作者机构:开滦总医院心内科唐山063000 开滦总医院高压氧中心唐山063000 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唐山063000 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唐山063000 开滦员工健康保障中心唐山063000 开滦总医院荆各庄医院药剂科唐山063000 

出 版 物:《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47卷第4期

页      面:318-3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心肌梗死 卒中 静息心率轨迹 

摘      要:目的探讨静息心率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参加了2006年度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至少参加了2008、2010年度任一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卒中、肿瘤以及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对象共63 040名,研究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以心肌梗死、卒中为终点事件。依据2006、2008、2010年度健康体检期间静息心率数据,使用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了4种不同的静息心率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和高-低轨迹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静息心率轨迹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差异。结果 4种静息心率轨迹组人群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教育程度、服用降压药物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和中-高轨迹组人群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均依次升高,高-低轨迹组人群的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低于中-高轨迹组,但高于中-稳定轨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服用降压药物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BMI、TG、LDL-C、HDL-C、FBG、hsCRP等混杂因素后,中-高轨迹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低-稳定轨迹组的1.3倍(HR=1.3,95%CI 1.0~1.6,P0.05)。结论开滦研究人群中存在着不同的静息心率轨迹,高水平的静息心率轨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