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平原动脉血压对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预测 收藏

平原动脉血压对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预测

Low altitude assessment of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predicts susceptibility to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t high altitude

作     者:刘阳 张继航 武晓静 高旭滨 卢巍 卞士柱 徐佰达 黄岚 LIU Yang;ZHANG Ji-hang;WU Xiao-jing;GAO Xu-bin;LU Wei;BIAN Shi-zhu;XU Bai-da;HUANG Lan

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400037 

出 版 物:《军事医学》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4年第38卷第4期

页      面:255-2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02012) 

主  题:高海拔 低氧 平原 动脉血压 急性高原病 易感性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青年男性平原动脉血压与暴露于高原急性高原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旨在评价动脉血压测量在急性高原病(AM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由平原乘飞机急进入高原男性青年中随机抽取204例,对其进行一般检查,项目包括动脉血压测量、AMS流行病学观察表(包括人群一般人口学资料)填写。①测定海拔为平原(500 m)、高原(3700 m)第1天;②用路易斯湖评分系统(LLS)进行AMS诊断,有头痛且评分%≥3诊断为AMS。比较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组和无AMS组平原动脉血压相关指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对LLS评分与平原动脉血压各指标相关性作出判断,并通过ROC曲线作出其相应界值。结果①由平原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发病率明显较高,达53.92%,且平原AMS评分明显较急进高原(3700 m)低(P0.05)。②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BP)较无AMS组高,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BP作为高原(3700 m)AMS发病客观评估指标,其诊断AMS界值为72.5mmHg,灵敏度为56.3%,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AUC)为0.598,P0.05。结论①暴露于高原后AMS发病明显升高。②平原DBP可能与AMS发病有关,且与LLS呈正相关,对高原AMS发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由于其特异性或敏感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应当与其他指标一起综合考虑预测AMS易感性,则可靠性会更准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