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氮肥水平下早熟晚粳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特性及相互关系 收藏

不同氮肥水平下早熟晚粳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特性及相互关系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 and P Uptake and Utilization of Early Maturing Late Japonica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er Levels

作     者:杨雄 马群 张洪程 魏海燕 李国业 李敏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庆 郭保卫 葛梦婕 YANG Xiong;MA Qun;ZHANG Hong-Cheng;WEI Hai-Yan;LI Guo-Ye;LI Min;DAI Qi-Gen;HUO Zhong-Yang;XU Ke;ZHANG Qin;GUO Bao-Wei;GE Meng-Jie

作者机构: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出 版 物:《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2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174-1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32)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3) 江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BE200942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 

主  题:早熟晚粳 施氮量 氮吸收速率 磷吸收速率 籽粒生产效率 

摘      要: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材料,研究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kghm-2纯氮)下水稻氮和磷积累量、吸收速率、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0~337.5kghm-2纯氮范围内,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早熟晚粳的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均显著增加;植株含磷率和磷积累量在拔节和抽穗期显著增加,成熟期呈先增后减变化。(2)播种至拔节阶段氮和磷吸收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极显著;拔节至抽穗阶段氮和磷吸收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和磷吸收速率规律不明显。(3)在0~337.5kghm-2纯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降低(300.0~337.5kghm-2间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减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和磷收获指数都呈现抛物线关系,在施氮量为262.0kghm-2纯氮时出现最大值。(4)早熟晚粳对氮和磷的吸收利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效应减弱。水稻在播种至拔节、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3个生育阶段的氮和磷吸收速率都呈二次曲线关系(r=0.892**,r=0.736**,r=0.512**)。(5)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吸氮量和吸磷量以及播种至拔节期和拔节至成熟期的吸氮速率和吸磷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增施氮肥有利于水稻氮和磷吸收利用的提高,但氮肥过高时氮和磷吸收利用不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