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伤寒论》甘草量效探微 收藏

《伤寒论》甘草量效探微

Dose-response patterns of Radix Glycyrrhizae in Shanghan Lun

作     者:杨学 孔祥亮 岳小强 Xue YANG;Xiang-liang KONG;Xiao-qiang YUE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上海200433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上海201203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年 卷 期:2009年第7卷第3期

页      面:268-272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06J009A) 

主  题:伤寒论 甘草 配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摘      要:通过频次法和分层聚类法探求《伤寒论》中甘草的量效规律。《伤寒论》中甘草的用量主要有4个层次:1两,主要与麻黄、杏仁、桂枝配伍,用于佐制麻黄发汗太过;2两,主要与桂枝、芍药,石膏、知母,附子、干姜等配伍,具有温阳益气和养阴之效,还可解附子之毒,防治热邪耗气;3两,主要与半夏、人参配伍组成小柴胡汤、泻心汤等,适用于中焦之呕吐病证;4两,主要与干姜配伍,补益兼以缓急,其证多有急、悸、利等症状。甘草在《伤寒论》中多用于虚、缓、寒证,以邪实为主者常用1、2两,以正虚为主者用3、4两。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