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21002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 版 物:《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9年第42卷第2期
页 面:171-17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05[医学-中医诊断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7393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社发项目(No.BE2017768)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No.YB2015040)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青年课题项目(No.JSBY1307)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舌色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差异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色将患者分为红舌组及紫舌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测定患者舌下微循环的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记录患者28 d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下微循环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选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红舌组34例,紫舌组25例。与红舌组比较,紫舌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动脉乳酸(Lac)明显升高,28 d死亡率更高。舌下微循环指标TVD、PVD、PPV和MFI明显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紫舌和乳酸水平是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紫舌组患者的累计28 d生存率明显低于红舌组(P0.001)。结论舌色与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