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阻断剂3,5,6,7,4'-五甲氧基黄酮... 收藏

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阻断剂3,5,6,7,4'-五甲氧基黄酮的发现及机制研究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3,5,6,7,4'-pentamethoxyflavone for blocking arenavirus entry

作     者:唐克 张晓雨 陈勍 郭颖 TANG Ke;ZHANG Xiao-yu;CHEN Qing;GUO Ying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出 版 物:《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54卷第5期

页      面:838-84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15ZX09102-023 2018ZX09711001-003-0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1-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3256 81273561) 北京市科委全市成果转化统筹基金(Z151100000115008) 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BZ0150) 

主  题:沙粒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 3,5,6,7,4’-五甲氧基黄酮 进入抑制剂 

摘      要:沙粒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现已知其家族中的8种病毒可致人出血热。除胡宁病毒疫苗外,目前尚无针对其他沙粒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药物批准上市。本研究是在首次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桔皮素的抗沙粒病毒活性的基础上,从34个桔皮素类似物中发现并确认了3,5,6,7,4 -五甲氧基黄酮的抗拉沙病毒的活性(EC_(50):5.2μmol·L^(-1)),并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3,5,6,7,4 -五甲氧基黄酮对拉沙病毒的抑制活性是通过阻断病毒融合过程实现的,该化合物对除拉沙病毒外的另外7种致出血热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也有阻断活性(EC_(50):0.84~10.2μmol·L^(-1)),其抗毒谱与现有沙粒病毒进入抑制剂相比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为应对致出血热沙粒病毒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物质储备,也为寻找和发现广谱抗沙粒病毒活性物质提供线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