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中心浙江杭州310006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浙江杭州310027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奎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新疆奎屯833200
出 版 物:《干旱区研究》 (Arid Zone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734-7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摘 要:以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重点城市奎屯为研究区域,利用2013—2015年O_3、VOC_s、NO_x监测数据,探讨奎屯市大气O_3与VOC_s、NO_x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13—2015年依次出现33 d、14 d、10 d O_3超标现象,最大日均值分别为0. 457 mg·m^(-3)、0. 396 mg·m^(-3)、0. 385 mg·m^(-3),夏季O_3污染较重,冬季和夏季O_3浓度值相差近2. 5倍; O_3浓度日间变化呈现倒U形分布,峰值出现在17:00左右;冬季和夏季VOC_s浓度相差近3倍,VOC_s小时值没有较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冬季VOC_s浓度最高而O_3浓度最低,两者反向作用不明显,但NO_x浓度与O_3呈现对称的反向作用,说明冬季奎屯市O_3的生成处于NO_x敏感区而非VOC_s敏感区;夏季VOC_s与NO_x变化趋势基本相同,O_3浓度水平处于高位,两者呈现对称的反向作用,说明夏季奎屯市O_3的生成同时处于VOC_s和NO_x敏感区,O_3生成受VOC_s及NO_x的交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