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 收藏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um of blood serum for clinical staging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作     者:闫冰 骆献阳 谭迎赟 关丽梅 薛丽丽 Yan Bing;Luo Xianyang;Tan Yingyun;Guan Limei;Xue Lili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厦门361003 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361003 厦门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3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重庆401120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厦门361003 

出 版 物:《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46卷第3期

页      面:283-2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2584)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5-CXB-3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357)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74062) 

主  题:口腔鳞状细胞癌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临床分期 诊断 

摘      要: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并建立临床分期鉴别诊断模型。方法收集14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按照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进行分组检测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比较光谱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线性判别函数法建立鉴别诊断模型,对不同分组光谱数据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共获得血清拉曼光谱144例,其中早期组59例,中期组40例及晚期组45例。血清光谱差异主要表现在721~727、931~932、1129~1133、1264~1266、1367~1371 cm^(-1)处谱峰强度差异,主要与血清中脂类、蛋白质及核酸成分和结构有关。鉴别诊断模型总体准确率达80%以上,经过交互验证后准确率为70%以上。结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为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新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