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四川平武622553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四川林业科技》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40卷第2期
页 面:9-13页
学科分类:090704[农学-森林经理学] 0907[农学-林学] 07[理学] 09[农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5BAD07B0402) 森林与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摘 要:以川中丘陵区带状采伐+补阔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1)采伐带、保留带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明显高于对照样地(P0.05)。10m、8 m、6 m、4m采伐带、保留带的天然更新幼树幼苗分别是对照的10.63倍、9.38倍、7.92倍、7.50倍和3.33倍、3.75倍、4.38倍、6.04倍。(2)采伐带、保留带、对照样地内的更新幼树幼苗的树高均显现为左偏单峰结构,且均以树高≤0.1m的幼苗数量最多。不同带宽采伐带和保留带内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高度分级占比不尽相同。(3)所有处理下的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均呈聚集状分布的状态,且聚集强度较大。(4)除柏木外,天然更新的树种种类多以香樟、香椿、乌桕等喜阳或半喜阳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