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中药药理实验室生物医药研究院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十堰442000 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大哈登医院放射肿瘤科德国慕尼黑81377 香港大学中医学院
出 版 物:《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21卷第1期
页 面:25-32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1[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784356):基于SREBP1通路探讨制何首乌对肝癌脂代谢的抑制机制 负责人:李洪亮 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WDCM001):小檗碱对肝癌细胞Cyclin D1转录后降解的诱导作用及机制研究 负责人:冯奕斌 湖北医药学院自由探索基金重点创新团队项目(2018YH KT01):武当抗肿瘤中药研究 负责人:汪选斌
摘 要:目的: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和有关研究标准化的问题。方法:检索PubMed,CNKI,重庆维普,百链云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网上数据库,针对肿瘤特征,将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研究可分为11大类:抗增殖信号维持、抗生长抑制逃避、增强免疫、抗无限复制、抗癌性促炎反应、抗侵袭转移、抗血管生成、抗基因组不稳定与突变、抗细胞死亡抵抗、抗细胞能量代谢失衡、抗肿瘤干细胞。结论与展望: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分类方法有利于中药抗肿瘤的标准化研究,值得推广。并随着对肿瘤特征研究的深入,中药针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必将随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