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UPLC/Q-TOF-MS分析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成分 收藏

基于UPLC/Q-TOF-MS分析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成分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raw and processed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by UPLC/Q-TOF-MS

作     者:孟永海 马智超 张振朋 董永亮 孟祥瑛 翟春梅 MENG Yong-hai;MA Zhi-chao;ZHANG Zhen-peng;DONG Yong-liang;MENG Xiang-ying;ZHAI Chun-mei

作者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出 版 物:《中国食品添加剂》 (China Food Additives)

年 卷 期:2019年第30卷第4期

页      面:145-153页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3201[工学-食品科学] 

主  题:白术 炮制 化学成分差异 

摘      要:目的:本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UPLC/Q-TOF-MS)建立白术麸炒白术、清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结合多元的统计分析数据技术,对白术生品与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差异性成分进行考察,为白术炮制原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Waters),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洗脱溶剂,电喷雾离子源,采集数据。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寻找生品与各炮制品间的成分差异。结果:经PCA分析对比,发现6种化合物在生品与各炮制品间存在差异。分别是:7-Hydroxycoumarin、Atractylenolide VI、Atractylenolide II、Atractylenolide III、Atractylenolide I、8-β-methoxy atractylenolide I。结论:白术生品与各炮制品间在化学成分上存在明显差异,此实验为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