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出 版 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48卷第3期
页 面:32-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504[法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前提是正确理解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基本在两种语境中被呈现出来:一是否定性语境;二是中性化语境。否定性内涵与批判逻辑相关联;中性化内涵与建构逻辑相关联。否定性内涵和批判逻辑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主要方面,但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概念出现了中性化阐释路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实现意识形态概念从否定性到中性、肯定性理解的转变,突出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