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质量指数联合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收藏

体质量指数联合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作     者:陈泽凯 黄剑焕 袁金环 陈冠之 陈浩嘉 高阳 刘盈池 郑梦伊 吴炜强 陈志超 郑琼冰 吴寿岭 陈有仁 CHEN Ze-kai;HUANG Jian-huan;YUAN Jin-huan;CHEN Guan-zhi;CHEN Hao-jia;GAO Yang;LIU Ying-chi;ZHENG Meng-yi;WU Wei-qiang;CHEN Zhi-chao;ZHENG Qiong-bing;WU Shou-ling;CHEN You-ren

作者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广东汕头515000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医科大学 开滦总医院心内科 

出 版 物:《中华高血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27卷第3期

页      面:242-2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体质量指数 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摘      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联合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研究队列,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94 294人。根据血压[高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正常血压: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且无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和未服用降压药]和BMI(超重:BMI≥24 kg/m^2;非超重:BMI24 kg/m^2)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正常血压非超重组、正常血压超重组、高血压非超重组和高血压超重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组别心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累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组别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94 294人,平均随访(9.76±1.32)年,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5312例。高血压超重组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累积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3%、2.2%和7.3%,且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累积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非超重组相比,正常血压超重组、高血压非超重组和高血压超重组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均增加,其中高血压超重组最高,其风险比和95%CI分别为2.23(2.04~2.44),1.87(1.57~2.24),2.35(2.12~2.61),且高血压超重组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风险近似等于正常血压超重组和高血压超重组两组之和,高血压和高BMI对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呈相加效应。结论高血压合并超重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高血压和高BMI对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呈相加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