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清代“啯噜”的初兴与语义新考 收藏

清代“啯噜”的初兴与语义新考

A New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emantic Evolution of Gulu啯噜 in the Qing Dynasty

作     者:常建华 Chang Jianhua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出 版 物:《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3期

页      面:160-1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主  题:鹘掳子 啯噜 游民 移民 四川 

摘      要:啯噜是清代主要活动在四川的一种游民群体,有学者认为近代的哥老会组织即源于啯噜,然而关于啯噜的含义与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依据新发现的雍正朝湖广总督迈柱奏折,可知贵州有一种鹘掳子,即啯噜子,其名应起源于川黔汉族对外来抢掳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其活动特点是多人抢掠,具有群体性与流动性。乾隆初年署四川巡抚布政使方显、四川巡抚纪山的奏折,补充了《清高宗实录》记载啯噜的简略,可知啯噜子是清初官府移民实川中从事盗窃的失业无赖之徒,主要在乡村集市三五成群,进行抢夺窃劫。雍正六年清丈之后,四川地皆有主,以后开荒占地很难,无业游民问题可以说是清丈之后加剧的,防止啯噜子实为设防游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