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新疆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出 版 物:《新疆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93年第16卷第3期
页 面:169-17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摘 要:本研究用OK系列单克隆抗体对肝包虫患者肝组织的B、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且对其细胞密度、比值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肝包虫患者肝组织(距病灶5cm),外囊及毗邻肝组织中CD_3^+、CD_(19)^+、CD_4^+及CD_8^+细胞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1)。在肝实质区的灶状坏死区内,CD_8^+细胞占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在肝包虫感染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增强,局部组织反应中CD_8^+细胞占优势提示细胞免疫以抑制性免疫为主,且此抑制性免疫反应有梯度变化,距包虫囊越近则免疫抑制越强,CD_4^+细胞与CD_8^+细胞密度改变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有关。包虫病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为两个独立的免疫系统,无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包虫病患者化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