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延时摄像技术的胚胎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收藏

延时摄像技术的胚胎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Embryodynamic Parameter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Using Time-Lapse System

作     者:张璨 胡艳秋 佘宏 陈芳 ZHANG Can;HU Yan-qiu;SHE Hong;CHEN Fang

作者机构:大连医科大学116044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 

出 版 物:《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185-19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2018年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金(BE2018685) 

主  题:受精,体外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胚胎移植 延时摄像技术 动力学 妊娠结局 

摘      要:目的:探讨延时摄像技术下胚胎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建立一种优胚选择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137个延时摄像系统培养周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妊娠结局、动力学参数等临床资料,对延时系统组中着床与未着床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t2、t3、t4、t5、t6、t7、t8、cc2、s2、cc3、s3)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与胚胎着床潜能相关的参数,建立多变量分级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①延时系统组有171枚胚胎存在早期异常分裂事件,其中16枚被认为是可移植胚胎并进行了移植,4枚着床。②着床与未着床胚胎之间上述11个时间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6(OR=1.462,95%CI:1.093~1.954,P=0.010)、t7(OR=0.803,95%CI:0.653~0.989,P=0.039)为胚胎着床最佳预测因子,结合异常卵裂事件这一排除标准,建立胚胎着床分级预测模型,通过验证,胚胎着床率随着胚胎等级的下降而降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9(95%CI:0.528~0.770)。结论:时间参数t6、t7与胚胎着床潜能密切相关,与异常卵裂排除标准相结合可初步建立一种选胚模型,但仍需进一步验证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