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 卷 期:2019年第55卷第3期
页 面:553-560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90422 41530747)资助
主 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 季节格局 干旱林线 小叶杨 樟子松 白桦 华北落叶松
摘 要:为探究干旱林线区不同树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季节格局以及生物因素(树种)和非生物因素(气候)在其中的作用,选取内蒙古高原东南缘4种典型乔木(樟子松、白桦、小叶杨和华北落叶松)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叶片、树干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及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型树种NSC各组分浓度具有相似的季节格局(生长季初期短暂上升,生长季旺期持续下降,生长季末期由于生长减缓而逐渐回升),说明气候因素在NSC季节动态中起主导作用。不同树种NSC季节均值总体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桦NSC各组分含量均高于樟子松,体现生物因素的影响。更加干旱的局地气候条件使得樟子松NSC含量高于小叶杨及华北落叶松,说明干旱林线NSC含量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叶片可溶性糖及TNC含量高于树干,而淀粉含量低于树干,这与植物不同器官的功能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