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自然保护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以美国荒野风景河... 收藏

自然保护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以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为例

Natural Protected Area: National Wild and Scenic Rivers System in USA as a Case

作     者:李鹏 张端 赵敏 戴向前 LI Peng;ZHANG Duan;ZHAO Min;DAI Xiang-qian

作者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落基山研究院奥尔多.利奥波特荒野研究所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中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出 版 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9年第18卷第1期

页      面:60-69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生态脆弱区河流保护地空间确定研究--以四川省为例"(4171111) 

主  题:非完全中央集权 自然保护地 政府治理模式 保护地治理系统 荒野风景河流体系 

摘      要:自然保护地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治理是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其政府治理模式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代表。在提出保护地治理系统框架基础之上,采取深入访谈、比较等方法,对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在法律保障、产权制度、治理主体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联邦主导特征,但又在资源权属、治理主体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权特征,是一种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模式,因河而设,因河而治;尊重权利,适度分权;格局大维持,模式小改变。这些探索是对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多部门治理与中国保护地治理现有的分部门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借鉴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可以在选择治理类型、尊重产权归属、改变治理主体权责等方面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