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颈内静脉自发显影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研究 收藏

颈内静脉自发显影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 in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and stroke

作     者:陈伟男 张春梅 张娟 CHEN Wei-nan;ZHANG Chun-mei;ZHANG Juan

作者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30卷第4期

页      面:229-233,23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哈医大一院科研基金项目(2009B26) 

主  题:脑血管意外 颈静脉 超声检查 

摘      要:目的:研究颈内静脉自发显影(Internal jugular vein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IJVSE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50例无脑卒中病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卒中危险因素分析,采用美国公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病例组脑卒中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根据急性卒中抗凝治疗实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将卒中患者按病因分为5个亚型,分析不同病因分型与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及超声检测指标的关系,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D2聚体、内中膜厚度(IMT)、NIHSS评分、斑块积分、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SE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积分、IMT在不同亚型的卒中患者中不同,SEC评分与双侧颈内静脉MV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组中与在其他亚型卒中组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C评分与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D2聚体、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74,P0.001;r=0.330,P0.001;r=0.421,P0.001;r=0.731,P0.001),与斑块积分、IMT不相关(r=0.049,P=0.547;r=0.025,P=0.759);SEC评分与颈内静脉瓣反流(Jugular venous reflux,JVR)呈正相关(r=0.409,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IJVSEC,两者之间关联密切,且IJVSEC严重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脑卒中患者的IJVSEC现象很可能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以外的其他机制形成,IJVSEC是否可作为脑卒中的标志物或治疗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