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40年来中国的教育及其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收藏

40年来中国的教育及其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The Measuring on the Non-Equilibrium Growth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y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作     者:李金华 LI Jinhua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版 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9年第3期

页      面:5-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120403[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研究"(71673296) 

主  题:改革开放 教育 经济 非均衡性 

摘      要: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成员获取社会地位和尊重的主要渠道之一,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的进步与民族复兴,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研究发现,中国教育一直在进行着结构上的调整,普通高校机构数、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数、学前教育机构数占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国教育正不断向职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资源、教育活动、教育成就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非均衡程度不同。未来,中国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地协调发展;要加快缩小地域经济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包容、均衡发展;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先进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推进中国向教育强国和经济强国迈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