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后不良症状的光学分析 收藏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后不良症状的光学分析

Opt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Visual Symptoms after LASIK Surgery

作     者:刘永基 母国光 王肇圻 王雁 Liu Yongji;Mu Guoguang;Wang Zhaoqi;Wang Yan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天津眼科医院天津300010 

出 版 物:《光学学报》 (Acta Op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10期

页      面:1532-153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438030)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33183711)资助课题 

主  题: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视光学 人眼像差 调制传递函数 泽尼克像差 

摘      要:测量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手术后人眼的单色像差。并根据术后症状,将所有数据分类为视物星芒状组、单眼复视组、视物雾状组和参考组。视物星芒状组和视物雾状组的三阶和四阶泽尼克(Zernike)像差的均方根(RMS)值明显大于无症状的参考组。术后有不良症状各组的人眼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明显低于参考组的调制传递函数。在明视觉条件下,四阶像差特别是对称性的泽尼克球差,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大;而在暗视觉条件下,三阶像差特别是非对称性的泽尼克彗差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大。四阶以上的高阶像差对各有症状组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有影响,而这些高阶像差对参考组的调制传递函数已无明显影响。像差的均方根值和调制传递函数曲线是研究术后不良症状的较有效光学手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