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土隧道边仰坡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黄土隧道边仰坡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study on dynamic response of loess tunnel side slope

作     者:王猛 梁庆国 王丽丽 边磊 WANG Meng;LIANG Qingguo;WANG Lili;BIAN Lei

作者机构: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141-1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81401[工学-岩土工程] 08[工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2013,41262010) 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主  题:黄土隧道 洞口仰坡 动力响应 地震动参数 振动台模型试验 

摘      要:设计并完成了1∶80比例尺的高陡黄土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类型、幅值、频率的地震波,探讨地震作用下模型洞口仰坡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地震动参数对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加载的过程中,坡面的PGA随着测点高程的增大而增大,在隧道仰拱和拱顶所处的位置,PGA有突然减小的过程。其中仰拱周围边坡坡面的PGA减小更大,说明隧道的存在对坡面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仰拱位置比拱顶位置抑制作用更强。台面峰值加速度越大,仰拱对加速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坡顶面的PGA最大,因此坡面越高,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越明显,并没有出现加速度放大系数饱和的这种状态。试验结果有助于揭示黄土隧道仰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为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