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榆树130400
出 版 物:《魅力中国》 (Charming China)
年 卷 期:2015年第21期
页 面:61-61页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 应试教育 、 片面追求升学率 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 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 动 起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