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胆木不同部位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研究 收藏

胆木不同部位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研究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the isovincoside lactone in different parts of 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c ex Petard

作     者:张俊清 毛彩霓 杨卫丽 赖伟勇 符乃光 盛琳 刘明生 

作者机构:海南医学院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1 

出 版 物:《药物分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年 卷 期:2008年第28卷第10期

页      面:1654-165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4[医学-药物分析学] 10[医学] 

基  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山苦茶等五种常用黎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06201) 

主  题:胆木 不同部位 质量研究 异长春花苷内酰胺 

摘      要:目的:获得胆木茎木、皮及叶中有效成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高低的研究结果,为挖掘胆木新的药用部位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胆木的茎木、皮、叶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该3个部位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高低进行检测。结果:胆木茎木、皮及叶的薄层色谱图中均出现异长春花苷内酰胺蓝色荧光斑点;且茎木、皮、叶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值分别为1.22%,1.08%,1.54%。结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结果均表明:胆木茎木、皮、叶中均含有效成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且叶中含量相对较高、皮中含量相对较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