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点及适宜收获期分析 收藏

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点及适宜收获期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grain dehydr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uitable harvest period in Liao River Basin

作     者:黄兆福 明博 王克如 谢瑞芝 杨飞 王志刚 肖春华 李少昆 HUANG Zhao-Fu;MING Bo;WANG Ke-Ru;XIE Rui-Zhi;YANG Fei;WANG Zhi-Gang;XIAO Chun-Hua;LI Shao-Kun

作者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出 版 物:《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45卷第6期

页      面:922-9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资助 

主  题:辽河流域 玉米 籽粒脱水动态 机械粒收 粒收时期 

摘      要:辽河流域处于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南部,积温资源相对丰富,在该区域推广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具有较好的热量资源基础,但区域内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偏高,机械粒收的破碎率、损失率偏高等质量问题突出。分析区域内主推品种的籽粒脱水特征、基于热量资源条件确定机械粒收的适宜时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途径。2017年选择该区域主推的29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开鲁县和铁岭县开展了籽粒脱水动态观测试验。结合流域内常年春玉米播种日期、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籽粒脱水积温需求、历史气象数据等分析结果,建立不同品种在辽河流域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预测方法。结果显示,Logistic Power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春玉米籽粒含水率变化过程。不同品种籽粒实收含水率与模拟含水率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16(n=45),均方根误差RMSE为1.217。研究建立的不同品种籽粒含水率模型具有极佳的区域适用性,以2017年国审的4个宜机收品种及流域内2个主栽品种研究,明确了不同品种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分布规律。国审品种中,德育919和京农科728自播种至籽粒含水率降至25%活动积温需求低于3200℃d,在辽河流域大部地区可于9月中下旬达到高质量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要求。泽玉8911和吉单66积温需求低于3400℃d,可于10月上中旬在流域内实现机械粒收,较上述德育919和京农科728晚10~20d。而当地主栽的辽单575和京科968脱水至适宜籽粒含水率的积温需求较泽玉8911和吉单66多200℃d,无法在当地常规收获期实现高质量的机械粒收。本研究检验了基于Logistic Power模型的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在区域分析应用中的精度。通过比较国审宜机收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成熟和脱水的积温需求以及适宜机械粒收日期的空间分布规律,更新现有品种有助于在辽河流域实现常规收获期内的高质量机械粒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