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100084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北京100012
出 版 物:《火灾科学》 (Fire Safety Science)
年 卷 期:2019年第28卷第1期
页 面:35-41页
学科分类:080503[工学-材料加工工程] 08[工学] 0837[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0201[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2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25404,51674152,51774067)
主 题:隧道火灾 细水雾 纵向通风 自然通风 隧道温度分布 能见度
摘 要:针对难以迅速扑灭的隧道甲醇火灾场景,在截面积9.14m2,长38m的全尺寸隧道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不同通风条件下多喷头细水雾系统对隧道甲醇火灾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火源周围温度分布、火源下风向隧道温度分布及隧道能见度等参数,综合评估了通风条件下细水雾系统抑制隧道火灾的效果。结果表明:纵向通风降低隧道温度的同时易引起人眼高度处温度升高;细水雾能迅速控制火灾发展并有效降低隧道温度,但细水雾雾滴的扩散与沉降易造成隧道能见度的下降。在本文条件下,风速为4.98m/s的纵向通风和10MPa压力下的6喷头细水雾系统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火源周围温度和隧道温度,并显著提高隧道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