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滩涂贝类养殖区底质硫化物的去除及修复 收藏

滩涂贝类养殖区底质硫化物的去除及修复

Study on Restoration of Sulfide in Sediment Environment of Shellfish Mudflat Culture Areas

作     者:牛俊翔 蒋玫 李磊 袁骐 吴庆元 许高鹏 沈新强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出 版 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 卷 期:2013年第32卷第7期

页      面:1467-14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48) 

主  题:滩涂贝类 底质修复 硫化物 物理修复 双齿围沙蚕 

摘      要:以滩涂现场实验与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途径,运用物理修复方法(翻耕、压沙加翻耕)和投放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修复方法开展滩涂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养殖底质中硫化物的去除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现场和室内物理修复实验中,翻耕和压沙加翻耕处理去除硫化物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压沙加翻耕修复效果优于翻耕,室内翻耕30cm修复效果优于翻耕20cm。室内生物修复实验中,各沙蚕处理组较对照组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硫化物修复效果,且硫化物的去除效果随沙蚕投放密度的适量增加而增强,其中0.14kg·m-2和0.21kg·m-2沙蚕组的修复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当增加沙蚕投放密度至0.28kg·m-2时,硫化物的去除效果反而减弱,表明最佳沙蚕修复效果有一个适宜的密度投放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