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州510642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0
出 版 物:《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3卷第11期
页 面:38-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10500024 2012B040301043) 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qnjj201203)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在含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腐败变质样品中分离筛选能够产细菌生物膜的菌株,并对其产膜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采用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筛选产生物膜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进化分析鉴定菌株种属;运用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得到的菌株在玻璃片表面形成生物膜情况,包括胞外多糖及生物膜内部活、死细菌分布;最后再次采用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研究培养时间、pH值和不同碳源对该菌产生物膜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生物膜菌株BF-17,并且该菌株被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BF-17分别在96 h和pH为5时产生物膜量最高;静置培养4 d后,BF-17在玻璃片表面能产生典型的生物膜形态和结构;同时该菌株利用α-乳糖和D-果糖产生物膜能力最高,而利用柠檬酸产生物膜能力最低。结论:菌株BF-17产生物膜能力稳定,可以作为生物膜深入研究的材料;同时,BF-17的产膜能力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