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缓解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收藏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缓解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allis interspinous dynamic stabilization in treating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 af-ter lumbar spinal fusion

作     者:徐建平 易红蕾 李明 石志才 栗景峰 赵颖川 林国兵 王怀云 沈峰 XU Jian ping;YI Hong lei;LI Ming;SHI Zhi cai;LI Jing feng;ZHAO Ying chuan;LIN Guo bing;WANG Huai yun;SHEN Feng;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Changh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作者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福建莆田351100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上海200433 

出 版 物:《中国骨伤》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26卷第12期

页      面:1005-100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摘      要:目的:在行腰椎管减压融合的手术中,置入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分析其缓解邻近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其中20例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同时于具有退变趋势的邻近节段置入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固定(试验组),其余20例单纯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分别于置入后1个月、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VAS),同时测量并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椎管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5年,平均3.6年。40侧患者伤口均I类甲级愈合,术后疼痛情况均较术前缓解。两组患者置入后1个月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术后3年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两种术式即刻效果无差异,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术有效的减压。试验组中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发挥良好的生物学作用,有效减缓了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