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北京102206 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23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出 版 物:《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年 卷 期:2014年第41卷第2期
页 面:417-4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项目(No.2011ZX10004-001)
主 题:巴尔通体 细胞脂肪酸 气相色谱 脂肪酸甲酯 化学分类学 猫抓病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的主要因素,建立适合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标准化方法,探讨脂肪酸图谱应用于巴尔通体分类鉴定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巴尔通体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的变化;应用已构建的标准化方法获取10株巴尔通体标准菌株和9株来自不同地区的汉赛巴尔通体猫分离株脂肪酸图谱;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培养基、温度和传代次数主要影响巴尔通体脂肪酸的微量成分;10株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的成分相似,但也存在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在所测巴尔通体中,检出可分辨脂肪酸成分有20种,共有成分为7种,其中C18:1ω7c、C18:0和C16:0累积含量达80%以上;猫分离株被准确鉴定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受培养基、温度等培养条件影响,在脂肪酸提取方法标化后,可用于汉赛巴尔通体种水平分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