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西太原030001
出 版 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7期
页 面:797-8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2010)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31121) 山西省面上自然基金项目(201601D011086) 山西省卫计委科研课题(2018GW04)) 山西省卫计委科研课题(2017056) 山西省卫计委科研课题(2015038)
主 题: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及酶 人乳头瘤病毒
摘 要:目的探讨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改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于2014年6月至12月,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对山西省两地区符合标准的40000名社区现场人群,行人口学特征、CIN相关因素、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符合入组条件者进一步行阴道微生态、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和病理组织检查。共检出782例CIN作为病例组,1503例病理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队列人群中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评价其改变与CIN风险的关联性。结果过氧化氢(H2O2)、β-葡萄糖醛酸酶(GUS)、唾液酸苷酶(SNA)与CIN的发生风险具有统计学关联性,风险比值比分别为1.60(95%CI 1.30~1.96),1.58(95%CI 1.30~1.92),1.45(95%CI 1.18~1.79)。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白细胞酯酶(LE)与CIN无统计学关联。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2O2、GUS、SNA和HR-HPV感染在CIN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H2O2、GUS、SNA阳性与CIN的风险升高相关,且与HR-HPV感染存在交互作用,增加CIN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