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构建及其表达效率 收藏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构建及其表达效率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BCG-Em 11/3 vaccine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作     者: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LI Wen-gui;WANG Hong;ZHU You-ming

作者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寄生虫病研究所400016 

出 版 物:《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anl of Endemiology)

年 卷 期:2006年第25卷第5期

页      面:490-493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2[医学-免疫学] 10[医学] 

基  金:教育部重点项目(205131)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050313) 重庆市科委科研基金(03-43-8)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基金(03-2-099) 

主  题: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构建 表达效率 

摘      要:目的 构建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分析EmⅡ/3分子在该疫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 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mⅡ/3的抗原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构建重组质粒pBCG—EmⅡ/3;电穿孔法转化BCG,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印迹分析重组BCG-EmⅡ/3疫苗的表达产物。结果 RT-PCR成功扩增出1680bp的EmⅡ/3抗原编码基因;双酶切证实EmⅡ/3抗原编码基因成功插入pBCG中;PCR证实rBCG—EmⅡ/3疫苗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发现重组BCG—EmⅡ/3疫苗的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5×10^3处有明显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且能被活动性泡球蚴病鼠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了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为疫苗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