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出 版 物:《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4期
页 面:317-321页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891、8127298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1003)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150201)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扬帆计划)(ZYLX201307)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2014-2-003) 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综合诊断及治疗策略的研究(首发2016-1-2051)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项目(Z151100001615052)
主 题:视网膜疾病/诊断 脉络膜疾病/诊断 述评 多模式影像
摘 要:随着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快速发展,在眼底疾病的诊疗中涌现出多种检查方式,如FFA、ICGA、FAF、OCT以及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新秀OCT血管成像技术。这些检查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眼底不同层次、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多种影像检查互相结合、补充,使我们对诸多眼底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同时,多模式影像的出现,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规范使用多模式影像平台,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是眼科医生需要认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