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收藏

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Land Use and Its Stability in Pingdingshan City

作     者:楚纯洁 安春华 CHU Chun-jie;AN Chun-hua

作者机构: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河南平顶山467000 河南省林业厅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平顶山467000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河南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11年第18卷第1期

页      面:224-227,235,F0003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2[工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102[工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  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201004044) 平顶山市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8031) 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2008015) 

主  题: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稳定性 平顶山市 

摘      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调查资料,对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草地、水域和工矿用地,形成中心城区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城区外围以耕地和园地为主体景观的总体景观特征,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各景观类型在面积、形状、破碎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园地和耕地具有较大的破碎化影响及边缘效应。总体景观格局处于中等稳定水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