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研究 收藏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研究

Geostatistical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n three types of stands

作     者:王涛 温俊宝 骆有庆 许志春 Kari Helivaara WANG Tao;WEN Jun-Bao;LUO You-Qing;XU Zhi-Chun;Kari Heli(o)vaara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9期

页      面:3041-30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十五"攻关资助项目(2001BA509B10) 

主  题:光肩星天牛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摘      要: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复混交林)、合作杨纯林以及新疆杨与合作杨混交林(新合混交林)3种林分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而在新合混交林中则呈现完全的随机分布。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和排粪孔在林内的扩散趋势完全相反,即刻槽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排粪孔则由林地中心向四周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肩星天牛喜好产卵于刻槽较少,危害较轻的树上,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中的分布数量较少,仅有几处聚集分布,由这些零星分布的聚集斑块向周围扩散;合作杨纯林中,由于林缘通风透光,合作杨生长状况较好,受害严重,从而导致枯死,最终失去对光肩星天牛的诱集作用,光肩星天牛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新合混交林中,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林内有多个聚集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保持聚集和扩散平衡状态,从而表现为随机分布,这主要是由林内树种的配置情况所决定的。就不同配置树种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而言,刻槽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内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要远远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则远小于合作杨;就样方内的空间连续性强度而言,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和羽化孔均小于合作杨纯林,这些均说明光肩星天牛危害在新复混交林内较集中,而在合作杨纯林内较分散。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