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60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年 卷 期:2009年第8卷第4期
页 面:325-33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37)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91029)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基金(JC0702)
主 题:Microdystrophin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1型病毒蛋白22 Ducherme型肌营养不良症 蛋白转导
摘 要:目的构建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病毒蛋白22(VP22)及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表达重组质粒,体外研究其表达及HSV-1 VP22介导的蛋白转导特性,为进一步利用此重组质粒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奠定基础。方法从质粒pSINrep5-VP22中PCR扩增HSV-1 VP22全长基因,然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VX1中,构建重组质粒pA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质粒pAVP22中,获得重组质粒pAVP22-MICDYS;然后将重组质粒pAVP2-MICDYS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最后收集转染后3T3细胞上清。感染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检测重组蛋白在人MSCs中的表达情况来分析HSV-1 VP22是否可以介导VP22-microdystrophin融合蛋白的转导。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HSV-1 VP22和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体外得到了很好表达;同时也证实HSV-1 VP22提高了microdystrophin基因在3T3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并可介导VP22-microdystrophin蛋白从3T3细胞到人MSCs间的转导。结论该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成功表达和蛋白转导特性的确定为下一步用该重组质粒进行DMD疾病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