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新乡453002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出 版 物:《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年 卷 期:2009年第35卷第11期
页 面:646-6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870892)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72102310013)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编号:2008IRTSTHN008)
主 题:精神分裂症MK-801 核因子-κB脑区
摘 要:目的了解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所致谷氨酸能低下精神分裂症大鼠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方法12只雄性Spragus-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腹腔注射MK-801(0.8mg/kg)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后者只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小动物行为分析系统记录大鼠90min内自发活动,采用TransAM技术检测大鼠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的NF-κBp65亚基蛋白活性,半定量PCR检测NF-κBp65亚基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发活动增加(P0.05),并有典型的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表现出了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行为。②模型组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的NF-κBp65亚基蛋白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3个脑区NF-κBp65亚基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相应脑区,但只有在前额皮质和纹状体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酸能低下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NF-κB的活性受到了抑制,而mRNA表达上调,提示NF-κB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