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 收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experiments on marrow stem cell mobilization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作     者:石海燕 王立新 王奇 薛炎 邱立成 SHI Haiyan;WANG Lixin;WANG Qi;XUE Yan;QIU Licheng

作者机构: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039 

出 版 物:《武警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年 卷 期:2008年第19卷第9期

页      面:812-81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骨髓干细胞 动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摘      要: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骨髓于细胞动员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75例择期冠脉搭桥、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30min、术后6、12、24、48、72、120h采外周静脉血4ml,行CD34和CD45双抗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干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存在少量的骨髓干细胞,占有核细胞数的(1.32±1.16)‰,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24h达到峰值,为(3.41±2.00)‰,72~120h回到术前基线水平;高血脂、糖尿病对骨髓干细胞动员无明显影响,但合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骨髓干细胞动员明显低于非高血压患者;术后24h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与CD34^+细胞动员存在正相关。结论冠脉搭桥术后骨髓干细胞快速、短暂动员,心肌损伤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参与了骨髓于细胞动员的调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