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济南250021 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华皮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年 卷 期:2009年第42卷第8期
页 面:533-53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医学]
基 金: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2032) 志谢 本实验中的河南株获赠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真菌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两株具有不同最高生长温度的葡萄孢弗隆那霉临床分离株的致病力、基因型的差异。方法将在37℃生长良好的江苏株和在36℃不生长的河南株葡萄孢弗隆那霉造成实验性感染,观察动物的发病、死亡以及各脏器受累情况。提取两临床分离株的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区)扩增,并对产物测序。结果江苏株可造成免疫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的暗色丝孢霉病,前者死亡率为30%,后者死亡率6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小鼠的肺脏感染率为100%,明显高于其他脏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直接镜检阳性率为64.7%,组织培养阳性率为70.5%;免疫正常组各脏器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脏阳性率为57.8%,肝脏为42.1%。免疫抑制组小鼠的肺脏感染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河南株在免疫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均未见导致明确的感染。RAPD和ITS区测序结果显示,在ITS区的236位碱基处有一个碱基的差异(A—G)。结论两株菌具有不同的基因型;葡萄孢弗隆那霉江苏株可以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小鼠的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前者的致死率显著高于后者,致病力与其免疫状态有关;免疫抑制状态下,肺脏是其最常受累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