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松花江底泥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 收藏

松花江底泥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

Isola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Fungi from the Sediment of Songhua River,China

作     者:刘杰 丁艳丽 冯伟 王婧妍 毛冠男 王莹莹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出 版 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 卷 期:2013年第32卷第2期

页      面:354-36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水专项项目(2008ZX07526-002-01)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000247) 

主  题:松花江 底泥 真菌 分离培养 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 

摘      要: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对底泥真菌进行计数,分析不同培养基的真菌数量与理化环境的差异性,并对典型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其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察氏琼脂(CA)培养基和沙保氏琼脂(SDA)培养基3种真菌培养基对底泥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了各培养基之间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差别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代表性真菌分离纯化,进行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在同一采样点之间,3种不同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别,而在环境因子的关联上,P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沉积物有机质浓度、硝氮、总氮显著相关,C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硝氮显著相关,S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总氮相关,P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20株代表性真菌,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有的菌株能得到鉴定,实验结果显示ITS序列能很好地应用于真菌的鉴定及生态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