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太平洋边缘海表层悬浮体自生铁氧化物研究 收藏

西太平洋边缘海表层悬浮体自生铁氧化物研究

Authigenic Iron Oxide Floc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al Seas

作     者:胡治洲 范德江 刘明 孙晓霞 逄悦 杨作升 HU Zhi-zhou;FAN De-jiang;LIU Ming;SUN Xiao-xia;PANG Yue;YANG Zuo-sheng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海底科学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出 版 物:《海洋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年 卷 期:2019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462-47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口混合过程中典型自生矿物形成机制研究(4167603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河口生态系统对大型水库调控的响应及应对策略(2016YFA0600904) 

主  题:边缘海 悬浮体 自生矿物 铁氧化物 集合体 

摘      要:为深入了解西太平洋边缘海水体中的Fe元素存在和分布特征,以2016-06采集的西太平洋边缘海表层悬浮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生铁氧化物集合体进行系统观察及统计分析,发现该类集合体在研究区表层水体中普遍存在,且不同海域组成有所差异。依据其结晶程度可以分成非晶质铁氧化物集合体和晶质铁氧化物集合体两类。前者按其集合体形划分为非晶质复合铁氧化物集合体、非晶质胶状集合体和非晶质球粒状铁氧化物集合体三个亚类,主要矿物成分都为水铁矿;后者按其微晶晶形特征分为纤维状微晶集合体、粒状微晶集合体及鳞片状微晶集合体,主要矿物成分包括针铁矿、赤铁矿和纤铁矿。水铁矿及纤铁矿为水体中Fe 3+的直接沉淀形成,针铁矿和赤铁矿为亚稳定的水铁矿或其他铁氧化物的转化形成。自生铁氧化物形成和分布受河流输入、沿岸冲淡水和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