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 版 物:《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4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63-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2011年医改重大专项"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试点项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No.2011-CXTD-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No.201007002)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证候要素,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制定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证候观察表,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入确保数据准确性。选取脑卒中筛查患者2 536例进行辨证,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7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2 536例观察对象的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阴虚20.5%,痰17.7%,气虚14.8%,血瘀13.9%,阳虚13.5%,火11.7%,气滞7.9%。综合分析,实证51.2%。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主要证候要素是阴虚、痰、气虚、血瘀;次要证候要素是阳虚、火、气滞。病位在脑,主要涉及脏腑为肾、肝两脏,次要脏腑为脾、胃、心三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