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江苏麻醉临床医学中心、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221004
出 版 物:《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年 卷 期:2015年第36卷第10期
页 面:865-870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摘 要:自闸门控制学说提出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脑功能成像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巨大进步,越来越多的参与生理性和病理性疼痛调控的基因、分子/信号通路和脑区/神经环路被发现,人们对疼痛调控机制的认识和探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疼痛理论研究成果鲜有转化为有效的临床疼痛治疗方法和威新的镇痛药物,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巨大鸿沟?就疼痛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疼痛信号的处理过程予以梳理,对疼痛转化医学研究所处的困境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