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国家中医管理局脑病针刺疗法重点研究室天津3001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刺量效关系三级实验室天津300193 天津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天津300387 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3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 卷 期:2015年第30卷第11期
页 面:4053-4056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606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2CB518505 No.2006CB504504)
主 题: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梗死模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权重系数 因子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方法:将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进行提插手法针刺治疗,每12h 1次,共干预6次。以神经行为学、脑血流、梗死率、微循环、光镜等为测量指标。脑梗死大鼠模型于第12、24、36、48、60、72h针刺后进行6次神经行为学评分,借助因子分析方法,结合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分别与梗死率、脑血流、微循环、光镜等指标数据进行权重系数确定。结果:脑梗死大鼠的6次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73645、0.129477、0.271616、0.125729、0.132866、0.132859。结论:对于神经行为学指标来说,针刺第3次即36h处的权重最大,在针刺第4次以后各个指标的权重变化不是很大。可见,针刺第3次即36h处是行为学指标变化的关键节点,针刺48h以后脑梗死大鼠病情逐步处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