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生福祉导向下的中国中部地区低碳发展竞争力评价——基于AHP... 收藏

民生福祉导向下的中国中部地区低碳发展竞争力评价——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实证

Central China's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Oriented to People's Livehood and Well-being: Based on AHP-TOPSIS Methods

作     者:王圣云 廖纯韬 许双喜 黄敏 Wang Shengyun;Liao Chuntao;Xu Shuangxi;Huang Min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47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出 版 物:《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14年第33卷第6期

页      面:153-158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L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7)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JCJJ08YB) 

主  题:民生福祉 低碳发展竞争力 AHP-TOPSIS模型 中国中部地区 

摘      要:在碳约束下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中部地区低碳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区域低碳发展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碳约束下持续提高碳排放绩效、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提升居民福祉的能力。基于AHP-TOPSIS组合评价法对中国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湖南省综合竞争力最强,江西省次之,山西省最弱,湖北省次弱,河南、安徽两省居中。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的驱动模式具有较大差异:山西省低碳发展竞争力主要由产出竞争力驱动,江西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安徽省主要由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北省由潜力竞争力和产出竞争力驱动,河南省主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南省低碳发展各子竞争力之间相对均衡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