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收藏

基于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in Hulunbeier based on improved light utilization model

作     者:于勇 冯朝阳 陈艳梅 叶生星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16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3年第27卷第3期

页      面:154-1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021)资助 

主  题:光能利用率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摘      要: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位面积NPP为高值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NPP为低值区,林草交错区和农牧交错区NPP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2)2000年-2008年4类土地覆被类型单位面积NPP为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主要受生长季气温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