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危重症眼镜蛇伤大鼠多项凝血指标动态变化 收藏

急危重症眼镜蛇伤大鼠多项凝血指标动态变化

Dynamic changes of multipl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s in a rat model with Intensive Naja atra Cantor Snakebite

作     者:杨嘉琳 孔天翰 YANG Jia-lin;KONG Tian-han

作者机构: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182 

出 版 物:《蛇志》 (Journal of Snake)

年 卷 期:2010年第22卷第3期

页      面:198-20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广州市教育局2008年度资助项目(穗科教2008-26号) 

主  题:舟山眼镜蛇 蛇毒 大鼠模型 凝血功能 病理 皮下出血 

摘      要:目的动态观察蛇伤后大鼠多项凝血指标、病理及皮下出血情况的改变,为蛇毒毒理及抗蛇毒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SD大鼠注入2~4 LD50眼镜蛇毒造模,于注毒后不同时段(20~140 min)分别进行凝血功能、肝脏和肾脏病理等检测,处死大鼠后观察注毒部位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大鼠注入4 LD50蛇毒20 min,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40 min时,纤维蛋白原(Fbg)明显下降;40 min后凝血功能逐渐回复至0 min水平。肾脏、肝脏组织见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注毒部位皮下出血范围于20~80min时最明显。2 LD50剂量组凝血功能的变化与4 LD50组相似,但其Fbg下降程度小于4 LD50组,皮下出血面积较4 LD50组小。结论眼镜蛇毒引起凝血功能改变,且其变化程度与剂量及注入时间密切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