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反射波增强... 收藏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影响

作     者:郁志明 洪侃 曹云翔 李晓燕 王华伟 卞坤娟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出 版 物:《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8期

页      面:1238-1239,124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冠心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他汀类降脂药 反射波增强指数 高胆固醇血症 

摘      要: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和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重建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同时伴高胆固醇血症,且入选前未服用降脂药物或曾服用但已停用血胆固醇再次升高的患者57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选后1周内、治疗后3、6个月测定IMT、AIx以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后3、6个月时都能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但是IMT的变化不明显(均P0.05),而AIx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前后以AIx为因变量,以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C(治疗前r=0.55,t=4.32,P0.01;治疗后r=0.69,t=4.96,P0.01)和LDL-C(治疗前r=0.42,t=3.03,P0.01;治疗后r=0.51,t=2.63,P0.01)进入方程,统计分析表明TC、LDL-C和AIx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IX较IMT能够更好地反映降脂治疗改善动脉硬化的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