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污泥/煤混烧灰的结渣特性及矿物质转变规律 收藏

污泥/煤混烧灰的结渣特性及矿物质转变规律

Slag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s Conversion of Co-firing Ash of Coal and Sludge at High Temperature

作     者:魏砾宏 马婷婷 杨天华 李润东 WEI Lihong;MA Tingting;YANG Tiahua;LI Rundong

作者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0136 

出 版 物:《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18期

页      面:4697-47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702[工学-热能工程] 08[工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2012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130) 

主  题:污泥/煤混烧灰 结渣特性 矿物质 X-射线衍射分析 

摘      要:利用沉降炉实验系统对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和铁法烟煤配制成污泥掺混比例为20%的混合燃料,在815-1200℃下开展炉内结渣特性实验,观察炉内石英挂件的结渣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混烧灰的表面微观形态及灰渣中矿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泥/煤掺烧比例为20%,炉内温度达到1100℃时,会引起轻微结渣,达到1200℃时,会引起严重结渣。低温灰中的矿物以石英、长石类矿物和磷酸盐矿物为主,灰中长石类矿物和磷酸盐矿物在1000-1200℃发生转变形成熔融相,转移至玻璃相无定形物中,促进了颗粒间的烧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