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声学造影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收藏

声学造影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nal Cortex Blood Perfus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Intravenous Contrast Ultrasound: an Experimental Study

作     者:杨未晓 高云华 朱贤胜 

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超声科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科 

出 版 物:《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02年第18卷第9期

页      面:852-8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皮质血流灌注 ARF 经静脉声学造影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造影增强效果 ,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正常肾脏造影增强效果明显好于ARF肾 ,二者视觉判断差异显著 ;正常肾和ARF肾造影后肾皮质PI、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但ARF肾皮质造影后PI、AUC却低于正常肾皮质造影后PI、AUC(P0 .0 1) ,MTT则变化不大。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时 ,由于肾皮质血流灌注减少 ,引起造影后PI、AUC等有关反映血流灌注的参数也随之下降 ,与正常肾脏差异显著。因此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能够对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